哈希表 HashMap
和动态数组Vec
一样,哈希表(HashMap)也是Rust内置的集合类型之一,同属std::collections
模块下。
它提供了一个平均复杂度为O(1)
的查询方法,是实现快速搜索必备的类型之一。
这里呢,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HashMap的几种典型用法。
HashMap的要求
顾名思义, HashMap 要求一个可哈希(实现 Hash trait)的Key类型,和一个编译时知道大小的Value类型。 同时,Rust还要求你的Key类型必须是可比较的,在Rust中,你可以为你的类型轻易的加上编译器属性:
这样,即可将你的类型转换成一个可以作为Hash的Key的类型。 但是,如果你想要自己实现Hash
这个trait的话,你需要谨记两点:
如果 Key1==Key2 ,那么一定有 Hash(Key1) == Hash(Key2)
你的Hash函数本身不能改变你的Key值,否则将会引发一个逻辑错误(很难排查,遇到就完的那种)
什么?你看到 std::hash::Hash
这个 trait 中的函数没有&mut self
的啊!但是,你不要忘了Rust中还有Cell
和RefCell
这种存在,他们提供了不可变对象的内部可变性,具体怎么变呢,请参照第20章。
另外,要保证你写的Hash函数不会被很轻易的碰撞,即 Key1! = Key2
,但 Hash(Key1)==Hash(Key2)
,碰撞的严重了,HashMap甚至有可能退化成链表!
这里笔者提议,别费劲,就按最简单的来就好。
增删改查
对于这种实用的类型,我们推荐用一个例子来解释:
这段代码输出:
entry
我们在编程的过程中,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,统计一个字符串中所有的字符总共出现过几次。借助各种语言内置的Map类型我们总能完成这件事,但是完成的几乎都并不令人满意。很多人讨厌的一点是:为什么我要判断这个字符在字典中有没有出现,就要写一个大大的if条件!烦不烦?烦!于是,现代化的编程语言开始集成了类似Python里setdefault
类似的特性(方法),下面是一段Python代码:
唔,总感觉怪怪的。那么Rust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? 以下内容摘自标注库api注释:
Rust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名叫 entry
的api,它很有意思,和Python相比,我们不需要在一次迭代的时候二次访问原map,只需要借用 entry 出来的Entry类型(这个类型持有原有HashMap的引用)即可对原数据进行修改。就语法来说,毫无疑问Rust在这个方面更加直观和具体。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